公交、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出行的首选,它既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也是可以代表一座城市的名片,在公共交通工具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你贪图的是一时的方便,毁掉的却是你的面子和这座城市文明的名片。

  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视频通话、拍照,周围乘客成了背景,躲闪不及;车门关闭后扒门、大声喧哗……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给同车出行的市民带来的是困扰、是不适感,多数乘客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与争执,选择了默默忍受,就怕被当事人一句“关你啥事”给怼回来。大众的这种温和的态度也就助长了那些人的“嚣张”气焰,使其更加肆无忌惮。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城市的建设和守护也要从自我做起,从约束自身的不文明习惯等小事做起。单从文明出行这一点来说,虽然各方也在积极呼吁相关部门及时出台制度,从规章层面约束,出台专门的规定来规范乘客行为确实很有必要,也是建设文明出行的首要前提,不过新的规定推行需要时间,也需要过程,规定出台还需要落实,如果不能真正践行,那制度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增强民众的文明意识,让文明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成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为变得尤为重要。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对不文明行为要敢于及时阻止、举报,广大市民群众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文明在举手投足间彰显,当这个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唤醒自己的社会文明意识,那社会秩序的相关制度也就自然而然推行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宣传方式去提升乘客的文明意识,加强建设人们的公共空间意识。当社会里的每个人都能用文明道德约束自己,文明也就在咫尺之间了。

  文明城市的建设靠的是每一个公民心中有文明,自觉守文明,文明,体现在每个市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文明,彰显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里。文明城市的守卫,离不开人们的自觉行动,离不开良好氛围的营造,只有大家都有文明意识,守公民功德,守住边界,便守住颜面。(赵颖)

责任编辑:陈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