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融疫尽,相约可期。随着各行各业有序复工生产,各景区及户外公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也相继向游客恢复开放。近日,却有媒体曝出“八达岭长城恢复开放第一天就被人在墙体上刻字”的短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
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渐次丰盈,旅游也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不论是“石块砸古钟”,还是“故宫抽烟拍视频炫耀”,抑或“长城上刻字”,层出不穷的不文明行为,让旅游资源受到损伤。
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既是社会管理问题,又是道德教育问题,加之疫情尚未远去的特殊时期,要实现文明旅游,既需要游客转变思想认识,也离不开社会规范的作用;前者需要长期的过程,后者则可以立竿见影——具体来讲,就是坚持制度约束与道德教育的同步施力。旅游涉及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就应该在制度层面上予以明确规定,划出文明出游的“底线”和“火线”,让人们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真正把不文明行为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当前新冠疫情在中国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就全球形势来说,防疫仍不可放松。困在家中许久的国人,都迫不及待要出游,各种出行计划都在紧锣密鼓的出炉中,等待清明小长假的到来。既要出门旅游放松,也不能对防疫工作放松警惕,在这种关键时刻,更应做到文明出游,做到遵守特殊时期旅游景点的相关防疫规定,切不可肆意妄为,不文明行为凸现。
互联网时代,失范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和捕捉。在不文明行为随时随地都可能被“现场直播”的当下,疫情防控尚不可放松的关键时期,每一个游客都要培养一点尊重规则、敬畏规则的“镜头感”。个人防疫和文明旅游注重的都是点滴的细节——垃圾桶在前,就多走一步;出门戴口罩,在外勤洗手;文明出游,细心防疫,我们才能玩得放心,游得顺心。清明小长假即将到来,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愿你我在拥抱自然的同时,做一个文明出游者,尽情享受春天的气息和花开的美景?。ú坛げ#?/div>
责任编辑:陈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