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诸暨多部门联合发布《使用“公筷公勺”倡议书》,倡议书中指出,要在单位食堂、餐饮行业、农村家宴、居家生活等多种情境中提倡使用公筷公勺。以前中国人吃饭习惯合餐制,使用私筷夹菜不仅会把个人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带入菜中,还可能把某些变质菜肴里的致病生物带到其他菜肴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捷径。疫情之下,戴口罩常洗手等健康常识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们的健康意识被唤醒,在这种背景之下应该乘胜追击,让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小细节成为社会习惯。

  新浪微博上有网友表示“使用公筷公勺,家里人觉得你在嫌弃他们?!薄坝Ω猛乒?,但家里老人的观念难以改变?!笨杉乒愎旯鬃畲蟮淖璋故窃谌嗣堑男睦砩?。中国人吃饭喜欢热闹,餐桌上少不了你帮我夹一块肉,我帮你舀一勺汤的客套礼节。尽管很多人知道这种客套礼节存在着许多健康隐患,但为了显示与对方的亲近却也习以为常。使用公筷公勺,仿佛是在故意疏远和对方的距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革除旧习迫在眉睫,首先应该让单位食堂、餐饮企业当好排头兵;其次应该积极提示引导,使用公筷公勺非但不是疏远,反而是一种尊重,更是对家人健康的守护,转变观念、充分调动有健康意识公民的积极性,让公筷公勺在万千家庭中成为习惯。

  餐桌文明是防疫常态的重要一环,餐桌文明也体现着社会文明。随着全国各地餐饮服务行业的复工,如何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健康的就餐方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使用公筷公勺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也是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的个体责任。使用公筷公勺,要从我做起,从自己家做起,只有越来越的个体自觉做好公筷行动的支持者、践行者、推广者和监督者,才能让引导更多人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才能让文明餐桌行动变成社会新风尚。(周冰)

责任编辑:陈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