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核心作用在于,记录社会主体信用状况,揭示社会主体信用优劣,警示社会主体信用风险,并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对于个人来说,信用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一笔宝贵财富,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如今,市发改局着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积极探索“信用+”诸暨样板,迫切需要我们提高信用意识,关注、爱护好这第二个“身份证”。

  大家都会关注到,这些年政府官微不时会“晒”出“老赖”的信息,也会听到这些“老赖”因信用缺失无法坐动车、乘飞机,而且对其子女入学、求职带来很大影响。但或许有人会说,他们是办厂做生意、借款放高利贷的,我是小老百姓,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我无关。其实不然,社会由人构成,企业也由人组成,社会关系也是由人形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关系到每一位市民。“个人公共信息、个人诚信守诺、个人行为奖?!比龅梅职哪谌莺芏?,是否按时足额交纳水电费、物业费,是否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醉驾、系好保险带、戴好安全头盔,都会纳入其中。退一步来说,别人不守信与你关系也很大。就拿上半年发生疫情时来说,别人有没有如实申报、故意隐瞒行程、接触史等相关信息,不仅干系他本人及家庭,更关联着你我每一个人。作为每位市民,都需提升“学信用、懂信用、用信用”的能力,增强公民的守信责任感,提高自我信用管理意识。

  信用是市场、是效益,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多数居民都重视个人信用行为,关注个人在征信系统中的表现,不会随便做出不讲信用、损害信用的事。当下我国由于诚信缺失与以往诚信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一些人诚信观念和守信意识较为淡薄。如一些人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发生严重违约后销户来洗白”,等。产生失信就关系到信用修复。市发改局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注重“信用+修复”一环。但进入“信用+修复”说明已有诚信污点,与其信用修复不如没有污点。每位市民要提高重视度、增强紧迫感,及早落实、落细,不产生污点。在探索“信用+”诸暨样板中,更需要我们加强正面鼓励、道德约束。这是对心理动机的自律性约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需要我们在社会文明践行中加强宣传、成风化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扎牢制度的笼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诚信是社会的灵魂,信用是企业的良心,更是每位市民的底线。让我们在探索“信用+”诸暨样板中,人人及早积累这宝贵财富,人人爱护第二个“身份证”,人人拥有“信用名片”,共同构筑诚信诸暨大厦,展现“重要窗口”的诸暨风采。

(何建国)
责任编辑:黄玲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