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淑斌
引子及出版背景
我的女儿问我,为什么在读到的很多中外现代名著里,都提到了弗洛伊德,真像个幽灵一样。我也觉得非常震惊,确实,我自己读到的哲学启蒙书《苏菲的世界》里,有专门讲弗洛伊德的一个篇章;鲁迅的《狗·猫·鼠》里面都有提到他。被称为最烧脑的电影《盗梦空间》,更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创作的。这些著名的作家都读过弗洛伊德的著作,并且对他的学说,有认同或争议,最后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弗洛伊德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都是备受争议。包括现在,人们对他还是误解颇深,褒贬不一。当然消除误解、解决纷争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弗洛伊德的原著。从他的文字和作品中,去了解他的观点、认识他的内心。从而达成一定意义上的和解。纵观弗洛伊德一生都在思考,在工作和创造。他已出版的论著,中文文集有12卷之巨。更不要提他和朋友和门生之间卷秩浩杂的通信记录?!毒穹治鲆邸肥橇私飧ヂ逡恋碌囊槐酒鸬闶降氖榧?。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弗洛伊德的学术发展和推广也因战争而困顿。他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对一群非专业的精神分析人士开展讲座。因此,《精神分析引论》对于我们这样没有心理学和医学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同样也具备可阅读性和可理解性。弗洛伊德此次讲座的目的是向非专业人士推广他自1909年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他的小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也在听讲席上。对于演讲内容,他也是充满汲汲之意和虔诚之意的。
《精神分析引论》涵盖了弗洛伊德从1889年研究癔症以来,所出版的《癔症研究》《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梦的解析》《爱情心理学》《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等五部著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发表的若干论文一起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大概。囊括了他近30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精髓,总共28讲。从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失误行为,由浅入深地讲述失误行为背后潜藏的心理机制;逐渐深入讲述他的《梦的解析》一书中的精要部分内容;以及最终的目标,推广精神分析其理论基础和初步的操作实践。
认知世界和自我认知
弗洛伊德的著作,可以说是让我们对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现象,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生活中的失误遗忘,不再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我觉得,我个人非常严重的拖延症,其背后也是隐藏着某种不可知的抗拒因素。也就是说,这件事并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对梦的解析,让我们对梦有了更好的认识。如果不做精神分析,我们根本不需要因为好梦或噩梦,产生欣喜或担忧的情绪。最起码,我们知道了良好的睡眠,是因为有了梦的守护。
弗洛伊德力比多概念的提出,扩大了对性的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同性恋和被称为变态的行为,都是性倒错的结果。虽然我不会去成为他们,但他们是我们这个正常世界的一部分,同样值得理解尊重,甚至值得同情。他们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并不完美。但是这些人的存在,组成了我们这个完整的世界。再比如书里提到的俄狄浦斯情结,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么父子,母女之间矛盾会更突出。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加深了我们的自我精神世界的认知。正如弗洛伊德自己说的,“打击人类三大自尊自恋的伤害,一是哥白尼的日心说,把人类从世界的中心移开;二是达尔文强迫人类承认他们与动物之间有直接联系;三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潜意识理论的研究,显示了理性并不是人类心灵的主人,潜意识的恶,让人类不再自信。”
理解生活
办公室里经?;嵊醒贝掖业嘏芄春暗?,吕某某……老师,直呼其名,稍一迟疑之后带上老师二字,然后一下惊呆了,紧接着立即更正为吕老师。很多老师会认为学生不尊重老师,勃然大怒。这个用失误行为的原理来思考就相通了。试想,无论哪个学生在背后议论老师的时候,都是直呼其名。包括我们自己在学生时代,也是这样。但是内心里依然敬畏老师。以己度人,再加之理论,这种失误行为也就不足为气、不足为奇了。
诸如此类的许多生活中的现象,我们都可用一部分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一二,理清头绪。一位我非常尊重的从事心理咨询的朋友告诉我,关于弗洛伊德的著作要有挑选。我非常认同他的说法。但是在我们有挑选之前,首先要尝试着去接受他的观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智识,和新近出现的更先进学术研究成果,去剔除不合理的论点。
弗洛伊德因为时代因素、技术因素以及他个人的局限性,会对我们这个世界有许多误会。而我们也会因为各种言论的影响,对弗洛伊德也存在着很多误解。所幸我们有书籍,有他的原著中文版进行沟通。而这一本《精神分析引论》,是不容错过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