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延东
在诸暨东北部,会稽山麓,有一个叫何家坞的小山村,小山村以何姓为主。离村沿着山路步行半公里许,有一山坳,山坳中有一方十多亩的平地,左前方有一座古墓。古墓左右环抱两棵千年古樟,显得苍劲古朴。墓正前方有一块墓碑,高高耸立,上面镌刻着:诰封何氏始祖母德清太夫人墓碑(乾隆二十一年岁次丙子十二月吉 重立)。据《暨阳檀溪何氏宗谱》记载:德清太夫人为何吴氏,山东青州人,其子何茂为越州何氏始迁祖之一。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动摇了统治阶级的地位,皇室逃亡四川,地方势力纷纷趁机扩军拓地。在浙江有两股势力,即董昌、钱镠据浙西,以临安为发迹地;另一支刘汉宏据浙东越州,称其为观察使。董昌、钱镠均为杭州临安人,唐朝末期藩镇将领,因平定王郢之乱有功,董昌升任石镜镇将,钱镠为偏将。唐中和三年,董昌为阻止杭州刺史路审中赴杭州任职,亲自率兵挡驾,路审中不能进入杭州城。后董昌自封都押司,管理州中事务。镇海节度使周宝无力控制董昌,只好表请朝廷任命董昌为杭州刺史。董昌自任刺史后,在各县征集壮丁一千人,八个县共计八千人,称“杭州八都兵”,由钱镠统领“八都兵”。刘汉宏,本为兗州小吏,后表为宿州刺史。当时正好浙东观察使柳瑫离任,乃授刘汉宏为浙东观察使。刘汉宏收编了各地土匪武装,并表各匪首为刺史。
而董刘双方有一个共同点,即“要大权而不反皇帝”,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纷纷运往蜀地。从而深受皇帝喜爱,不断封官加爵。
在唐中和二年,刘汉宏与董昌有隙,双方互相进攻,致成你死我活之搏斗。钱镠用兵有术,而刘汉宏依仗人多势众,但都是乌合之众。如中和三年一役,刘军大败,险些使刘丧命。而当时的皇帝视此为内讧。唐中和四年,皇帝即差大臣焦居璠为杭越通和使,来浙斡旋,但双方拒不接诏。焦居璠无奈只得返京,奏请皇帝,皇帝拟派出一位能文能武的得力干将赴浙促和。当时因江淮一带为淮南王杨行密把持,朝廷无人敢去。惟由从海路经山东文登、蓬莱两州始可通达。只好从山东派人,经海路赴浙。因青州地处渤海莱州湾,故以青州出人为宜。但海路不能大量运兵,为防止中和三年路审中事件重现,故采用轻车简从之法,不带军队。
何茂,山东青州人氏。早年丧父,兄弟二人全赖慈母德清夫人悉心教养,能文能武。兄弟事母至孝,尝受坊间传诵。及长于当地为官,于政于军,声誉颇佳。唐光启元年,皇帝任命何茂为吴越轻车节度使,弟何冥为团练使,赴浙调和。
何茂何冥兄弟俩带着家眷从海路出发,母德清夫人亦随子来浙赴任。因陆路受杨行密阻断,只好经海路来浙,当时正值台风季节,不宜海路南下,只好待至中秋以后,才孤帆远征。在十月抵越州,船到望海(明州),由刘汉宏部接应,即悄悄地由间道送至古博岭中军地。又以保密安全为名,被安顿在紫岩“凤山谷”中。
刘汉宏大摆宴席款待何茂一家,并以重金贿赂何茂,一再要挟何茂以传达圣旨为名,宣布“董昌的杭州刺史为非法”“八都兵为草寇”为条件。而何茂坚持正义,拒绝刘的贿赂,遵守皇帝旨意,以息事宁人为原则,不肯听刘摆布。
董刘双方连年交战给浙江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在何茂的全力斡旋下,双方同意罢兵。而刘汉宏本为市井无赖,出尔反尔。唐光启二年十月,刘汉宏集结七州兵力十余万趁其不备偷袭钱镠部队。钱镠没有与刘汉宏正面交战,转而从渔浦占领萧山后,再向诸暨进军。在攻下诸暨后,一面全力进攻古博岭,一面亲自指挥开挖山道。一旦开通即发奇兵,直取平水与刘部大战曹娥埭,结果刘部大败,随之越城陷落。而镠兵源源不断向古博岭袭来,刘汉宏见局势无法挽回,率残兵六百多人逃往台州杜壮雄处。杜壮雄本是临海山贼,即以劳师压惊为名,大饷刘军,皆醉,执刘汉宏去见董昌,董昌即命钱镠斩之,而驻地的刘汉宏妻母全被斩杀。而此时软禁于凤山谷中的何茂一家见哨兵松动,又传刘汉宏及其眷属均遭诛杀,从而一片惊慌。茂冥兄弟带着家眷开始向外逃,见东南北三面皆为镠兵把守,只得从西路撤退。德清夫人念及自己年事已高,不想拖累茂冥兄弟,就命令兄弟俩带着家属速速离去。而茂冥兄弟一贯事母至孝,死而不从。德清夫人即以死相谏,后撤至紫岩地界,德清夫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下,尚不能感动二子之心,即自缢捐躯。茂冥兄弟含泪埋葬德清夫人于凤山谷中,兄弟俩感于母亲恩勤,挥泪开始南撤。钱镠有意放何茂一家,未纵兵来追。
何茂一家撤退到诸嵊交界,见无追兵,兄弟两人向南行进,翻越浙闽界山八都岭,来到福建浦城。兄弟商议,因前途吉凶未卜,遂嘱何冥留于浦城,何茂去福州。待视稍得安定,由弟迎眷来闽团聚,兄弟俩相拥泣别。
时已唐光启三年,何茂到了福州。当时,福建刚被陈岩从黄巢手中夺回,皇帝任命陈岩为福建观察史。陈岩举贤任能,礼聘何茂、林嵩等一批贤吏良才。何茂协从陈岩治理军政要务,修复福州城残破的城墙,修建大量被战乱焚烧的民房。大顺二年,陈岩患病,派使者前往泉州召请王潮接管福建军政大事。唐景福元年三月,陈岩卒,陈岩妻弟范晖不听何茂劝阻自称留后。何茂见范晖不遵照陈岩的旨意,愤然离开福州。泉州刺史王潮应召入驻福州,不料被范晖拒之城外。王潮遣其弟王审知攻打福州,王审知部士卒死伤惨重,请求班师。王潮亲自临军,并增加兵力,王潮令曰:“兵尽益兵,将尽益将,兵将尽,则吾至矣?!碧凭案6晡逶?,王审知率部死攻猛打,加之建汀两州已投诚,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被围达一年三个月的福州城陷落,范晖逃亡入海,被追杀之。
何茂离开福州后,先到浦城寻弟,一来观察局势,二来打听家眷消息,结果皆无音信。只得只身一人继续北行,来到浙江新昌,遂决定归隐山林从事农耕。数年后,何茂因受乡邻规劝,才肯再续琴弦,并生一子增。
何茂从事农耕数年后,因当时婺州顽贼联结台温山寇声势嚣张,常常骚扰百姓,民不聊生。后唐长兴四年,年逾六旬的何茂出于义愤,为了护国安民,勇挑剿匪重担。组织队伍,训练青壮,并率师讨伐。一年后,山寇平定,才旋师继续讨伐温岭余寇,不幸遭残寇突袭身亡。后葬于新昌南明山。
朝议厚恤其家,并表彰何茂:身际衰朝时遭乱世招抚流黎轻薄徭赋去群藩倾忌之心谋百姓修养之事(身处朝代快要倾覆的乱世,关心百姓疾苦,让流离失所的百姓回家,减轻赋税和徭役,杜绝衙门之间的明争暗斗,谋求老百姓休养生息的良方)。荫补茂公之子增为钱王随从,后随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至宋太平兴国年间,官至袁州司理。
茂公为越州何氏始迁祖之一。其五世孙仅公迁居山阴;五世孙亿公仍居新昌,传至九世孙万三公何贵迁居诸暨檀溪(赵家镇)、万九公迁居紫岩后良三公迁绍兴峡山。分布在我市的赵家镇、山下湖镇以及店口镇何家山村等何姓都是茂公后裔。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