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梗
金星著的《诸暨人的性格脾气》一书,今年2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书中概括描述了诸暨人性格脾气的共性特征,并指出这种性格脾气所具的两面性,同时引用不少旧志中的相关记述作为例证,以加深读者对诸暨人性格脾气的印象。书中还根据古代典籍的相关记述,对诸暨人性格脾气的成因作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正文后所附的《吴越那些人和事》及《读志偶拾》中的不少篇章,可视为诸暨人性格脾气的旁证来读。
在《诸暨人的性格脾气》这本书中,作者认为,诸暨人性格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耿直、仗义、争强好胜”;诸暨人脾气的共性特征则主要表现为“直率、刚烈、宁折不弯”?;桓鏊捣?,诸暨人的性格脾气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敢作敢为,直来直去、勇于拼搏”。同时指出,诸暨人这种性格脾气具有两面性,即有正面和负面两种表现,其正面表现令人欣赏,而其负面表现则不免让人摇头。这当然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但笔者以为还是言之有理、可以接受的。
事实上,要对一个地域的群体性格特征作出确当的描述,无疑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而且恰如作者在该书的“写在前面”中所言,恐怕还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在明知如此的情况下,作者还是知难而上,写成了这本书,其精神可嘉。在此之前,似乎还没有人像作者这样,对诸暨人的性格脾气作出如此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就对一个地域的群体性格研究而言,应该说这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
把学术性和可读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也是这本书值得肯定之处。通常说来,类似这样的书,往往旁征博引、长篇大论,读起来难免枯燥乏味,但《诸暨人的性格脾气》并没有这样的毛病。整本书读来不单是比较轻松,还多少带有点趣味性。全书加上附录在内,才9万余字,虽然就书本而言,多少显得有点单薄,但就内容而言,可说是简约精练。笔者在这里这样说,绝无一味推崇简约之章、贬抑鸿篇巨制之意,只不过是想表明这么一点:文不论长短,贵在言之有物!
要说《诸暨人的性格脾气》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这本书对近代名人有关诸暨人性格脾气的论述和现实生活中诸暨人性格脾气的种种表现缺乏关注。近代诗人蒋智由(系我市店口人)在给梁启超所著《中国之武士道》一书而作的序中,对诸暨人的性格脾气有这样的描述:“吾邑盖居群山中,于文字性不近,文风素劣于旁邑,而独以强悍著称。常人于袜边,多怀径尺之利刃,一眼言睚眦,辄相见以血。钱粮多自完纳,官不敢进其村催索者甚多?;蛄阶逑喽罚率?,各由其本族之宗祠,给予死者之家属以钱。两造相杀伤,无报官者。若他人欲借以报仇,给死者钱,亦有定额。一言之下,数百千人可立集。故天下有事,则我邑必有与者。”在笔者看来,作者如果不只是选用旧志中所记的人物来作例证,而是在此同时辑录近代名人有关诸暨人性格脾气的论述,并选择现实生活中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来作为示例,那么,整本书的内容就会变得更丰富、更全面一些。不知这是否因为作者觉得收集相关资料比较困难而有意为之,还是因为没有作更深入的思考,才导致现在这样的结果?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为能够读到《诸暨人的性格脾气》这样的书而感到高兴。但愿今后能看到更多类似的研究诸暨和诸暨人、使人可以进一步了解诸暨和诸暨人的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