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智国
  
  1
  
  今天早上起来打开朋友圈,满屏都是“立秋”的图片和文字,忽然惊了一下,恍如遥远旅途上,打了个瞌睡,睁开眼,车子已经将你带到了远方。
  
  节气忽然到了立秋。
  
  站在窗口,感到吹来的风,竟也有了点儿凉意。
  
  今年好像没有经过盛夏呢,怎么突然到立秋了呢?
  
  我觉得立秋之前,应该是有盛夏的。
  
  盛夏的时候,应该有灼热的阳光。那阳光直直的,明晃晃的,晒在人身上焦焦的,鼻孔里呼出来的气,都是热的。汗出来,浮在黝黑的皮肤上,应该是立体的,圆圆的,晶莹的。
  
  盛夏的时候,应该是有穿堂风的。凡是房子背阴的地方,赤膊的人们,聚在一起,或躺或坐,打着扇子,聊些庄稼和收成的事情。小孩子嘴里拖着长声叫着:“哦——哦——”说这是叫风,风听到这样的声音,就会赶来,而“哦——哦——”的叫声后面,还真是有一阵阵的风来。村子里的狗,吐着长长的舌头,趴在脚边,就是有串村走街的货郎来了,它也不愿意叫几声。
  
  盛夏的时候,应该是有知了叫声的。那种声音有点声嘶力竭,屋前屋后,高高低低的树上,全飘满了这种声音,时间长了,你会产生幻觉,哪怕身边没有知了在叫,你耳朵里这种“吱吱”声,依然绵绵不绝。小孩子会用长长的竹竿和塑料袋,做一个捉知了的工具,爬上爬下捕捉知了,然后把知了掐了头,塞进盐粒,放到火里煨,等到香味出来,一款令人馋涎三尺的零食制成了。
  
  盛夏的时候,水里应该是沸反盈天的。小河里,池塘里,应该有很多小孩,摸螺蛳捉小鱼的,一律头上顶着脸盆,太阳底下赤着膊,穿行在田畈中央,将脸盆“当当当”地敲出声音。也有嬉水的,在水里打着水仗。母亲总是站在岸边,手里拿着用细竹枝绑成的“呼啸”,叫着自己孩子的小名,甚至有使用长竹杆和小石子之类的武器,逼自己的孩子上岸。
  
  盛夏的时候,应该是有轰轰烈烈的田野的。打稻机的声音“轰轰轰”地响,割稻的、晒谷的、拔秧的、种田的、担小点心的,各式各样忙碌的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着。
  
  盛夏的时候,山田野里应该是有许多野果子的。柴子、野柿子,野滕梨……它们挂在晚风中,挂在夕阳里,挂在我们的思念里,我们屁股后面拖着长长的书包,不远数里,跋山涉水,就为去看一眼它还没有熟透的样子。
  
  盛夏的时候,夜晚应该有一片到处眨着眼睛的星空的。等太阳下山,就有人在道地上泼水,将地面温度降下来。然后躺椅掇出来了,凳子掇出来了,驱蚊的艾草燃起来了,小孩子仰天躺在桌子上,数天上的星星,大人们讲些鬼怪故事,讲些家长里短,一直到夜静了,有小孩子呼噜声起来了,大家叫一声散了散了,各自回家。
  
  …… ……
  
  现在,我都没经过这样的盛夏,怎么一下子就到立秋了呢?
  
  2
  
  岁月已远,人间忽秋。
  
  写下这八个字,很有点感慨。
  
  前天晚上一群朋友聚餐,都是一帮老大不小的人,但依然如孩子般开心,酒喝到高潮处,大家便齐声高唱《爱江山更爱美人》?!叭松潭碳父銮铮蛔聿话招?,东边我的美人,西边黄河流,来呀来个酒,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别放心头!”曲子挺豪迈的,也唱得也有点儿豪放,但细细品去,词里曲里,都带着点儿“道不尽红尘奢恋”的味道。
  
  似水流年,时间匆忙。我们这一代人,记得刚刚跨出校门,长头发、喇叭裤,走上讲台时,内心惴惴不安,但在学生面前又装得很成熟的样子,忽的一下,人生已秋,都已经到了可以拿“光荣退休”匾牌的人了。前些天,与1988年初中毕业的学生聚餐,一个女学生居然对我说:赵老师,我做奶奶了。接着把孙儿可爱的照片拿给我看。我开玩笑对她说,你让我这个远没有升级的老师情何以堪!说实话,当时,我真有点儿崩溃,这个崩溃倒不是我升级的事情,而是这件事,强迫着让我清楚,我的学生都走到了含饴弄孙、尽享天伦的时间点了。
  
  指尖上的年华,握不住的沙。有点小资情调的人,都会有些敏感,触目悲情,轻叹伤怀,也是正常的事,所以,同样的秋,在不同的人眼里,会有不同的感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心中的秋,干净、禅意?!拔薇呗淠鞠粝粝?,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笔下的秋,寂寥、苍茫。
  
  岁月匆忙,季节总是一季季地来,一季季地去。
  
  趁着秋风尚暖,日光晴好,冬天还远,我们不妨背起行囊,去翻越那些蓝天白云下的山峦,去聆听田野中的莺飞草长,去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心不减。去中流击水,去沙滩逐浪,深情满溢??山∩恚善镄?,可摄影,可放歌,哪怕去到高校,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让星星点点的白发,成为一道风景,内心繁华。
  
  秋其实是更应该值得喜欢的季节。秋之成熟,秋之静美,秋之收获,都是令人欣喜的。
  
  世事沧桑,我自安之若素,不染岁月风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