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突然出现多例本土病例,引发了很大范围的关注,也是给了我们提醒,疫情还没有过去。很多人心中难免会有疑问,刚刚恢复正常的生活计划是否要有所改变?
面对严峻的形势,适度的紧张确实必不可少,但也不至于如临大敌,整体态势已经趋于稳定,正如前几日王辰院士所言,要对病毒“深存戒惧之心”。各地疫情数据汇报“零病例”,并不是“无病例”,来自国际上的输入压力仍然很大。
防疫进入“常态化”,建设“长效机制”,不代表疫情不会有反复,更不是让我们高枕无忧。只有保持戒备心理,抓好常态化的社区防控,才能防止疫情反弹。
面对新出现的病例,北京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只要思想不松懈,责任不松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零星出现的疫情就可以被有效控制。
坚持与病毒长期斗争,很可能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随着复工复产复学的稳步推进,社会秩序逐步恢复,疫情防控常态化更要时刻绷紧弦。公共卫生防疫的网织得更密,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从而推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北京出现本土病例,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是一句鼓劲儿的话,也是一句大实话,没有全面战胜新冠疫情之前,是不能收兵的。
疫情进入了“常态化防控”阶段,但还没完全过去,但那根弦还是不能松掉。(何若愚)
责任编辑:陈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