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早已经是广大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9年我国的网民总数已达到近9亿。但与网络蓬勃发展相随的是饱受人们诟病的网络生态,各种网络乱象层出不穷,使整个网络环境都显得乌烟瘴气。许多有识之士都曾想要改变种种乱象却苦于没有法律支持,而如今这一苦恼已成为过去。2020年3月1日起,《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简称《规定》)开始施行,其主旨就是要治理种种网络乱象。
在种种网络乱象中“人肉搜索”应该是对普通网民潜在危害最大的一种,它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海量人工互助提供知悉信息的方式,不断汇总和清晰信息,以查找人物或者事件真相为目的的群众活动。它并不是天生的贬义词,有时,它是正义的化身,惩恶扬善,让激起民愤的人无处遁形,但更多的时候,它是网络暴力的代名词。在很多热点事件中,当事人信息都会被“人肉”出来,然后被肆意传播,甚至有好事网友会打电话、发短信去“骚扰”当事人,给当事人生活、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和压力。仅去年一年,就发生了多起相关事件,有的当事人不堪网络暴力,甚至选择了自杀。而《规定》中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不得利用网络和相关信息技术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散布谣言以及侵犯他人隐私等违法行为。这无疑是给“人肉搜索”套上了一层紧箍咒,约束网民用更合理的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去行使自己对社会事务监督的权利。
此外,《规定》还针对舆论关心的网络乱象提出了细化的治理措施,比如《规定》明确指出,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不得“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不得“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
针对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规定》也提出了很细致的要求。比如,平台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制定本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细则,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信息发布审核、跟帖评论审核、版面页面生态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和网络谣言、黑色产业链信息处置等制度。再比如,鼓励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优化信息推荐机制,加强版面页面生态管理。
网络生态的规范需要每一位网民的配合与努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才能使网络的便利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大唐街道 夏振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