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7月,是学子们的一次大考,但是这次的考试又有着特殊的不一样。诸暨市政府为了这场考试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发布了环境噪声监督管理的告示,提前限制了建筑工地、娱乐场所以及干扰考试的各种影响考试的行为,不可谓不重视,而这次考试又处在疫情尚未完全消失的时期,卫生防护工作尚不可放松,这也意味着,今年不少考生将会戴着口罩参加高考,教育部门提倡家长不送考、不在考点门口聚集,看来,往年家长们在校门外焦急等待孩子走出考场的情景,今年不会再上演了。独立奔赴考场,这是所有考生的“必修课”无疑,这将是一次被历史铭记的“特殊”高考。
再往前看,今年的考生本就已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路。自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学生在家上网课封闭了较长时间,学期安排一再调整,考生们的复习安排必然受到了一定影响,据反映家庭矛盾也明显增多,部分考生也存在着家人之间产生的矛盾,在众多不可知的因素面前,能不能做到镇定自若,不自乱阵脚,也是一种无法回避的考验。
今年高考的“特殊”,是所有考生必须正视的现实。而它对年轻人的成长来说,也有着“特殊”意义。突如其来的变故,更为年轻人的成长、成熟提供了自我历练的机会。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总能看到的是全社会方方面面共同为保障高考做好充足准备。从消除考点周边的噪音到为“马大哈”考生送准考证,而今年,我们应该做好的是提前做好考生健康状况监测、考点消毒布置、准备口罩消毒剂、隔离考场备用考场的准备、各部门建立防控协作机制等等一系列的新的中高考护航工作,以上种种对考生而言是一种难言又不得不面对的特殊经历。
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总要学会面对困难和障碍。年轻人迟早要勇敢走出“温室”,勇敢走向“远方”。在抗疫的最前线,90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用不再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重任。历史早已一再证明,在年轻的战场上,中国青年永远不会退缩。(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