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光
祭桌,是摆设祭品的桌子。诸暨人勤劳朴实,十分注重恭敬神灵,尊重先人,每逢过年过节,往往要举行祭神祀祖的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健康。
在这里,祭祀的供品有多有少,讲究的人家满满的一桌,包括全猪(猪头的嘴里衔着一条猪尾巴)、全鱼、全鸡、全鸭以及糕点、水果等,一般的人家也要放上肉、豆腐、米饭,当然少不了酒水、点燃的香、蜡烛等。祭祀的地点在家门口,祭桌大都是家里的餐桌。桌面是由木板拼成的,根据传统的习俗,祭祖时,桌面的板缝应与大门的方向一致,而祭神时应与大门打横,也就是桌子需转上90度。
为什么会有这个规矩呢?民间的说法是,房子多为朝南,祖先的牌位与房子的朝向相同,如果桌缝横着,就挡住了先人回家的路,从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菩萨住在西方极乐世界,佛从西土来,无遮无挡,顺缝顺路到达家中,带来福运。
祭神祀祖,供品相同,仪式也差不多,所不同的是桌缝的方向。先神后祖,桌子需两个人抬起来转一个向,再放下。祭祀是庄重和神秘的活动,若两人脚步不协调,动作不小心,或者地面有高低,桌上的酒水要洒出,猪尾巴要掉下,甚至香烛要侧倒,这是不吉利的征兆,将给人们的内心蒙上一年的阴影。
那如何使祭品不移不动,桌子又能任意转换方向呢?
诸暨人是聪明的,几经思考,工匠们发明了脚不动、面会转的独脚圆形“祭桌”。如今也有圆桌,那是当中放上一个转盘,祭桌是整个桌面可以360度旋转,也就是说,桌面是一个大转盘。据手头的资料,斯宅千柱屋和华国公别墅各有一张。
三十多年前,笔者参加全县文物大普查,在原同山丝厂内也发现过一张祭桌,想必也是大户人家的财产。它通体呈暗红色,由上等木材制作而成,古朴结实,高度略低于普通板桌,桌面直径在一米八左右,周沿浮雕着“西湖十景”图案,精致细腻,人物风景形象生动??瓷先ィ雷老缘帽恐?,但不需用多少力气,就能使桌面转动,可顺可逆,平稳自如。
祭桌,在诸暨的乡村角落肯定还有几张,它因祭祀而产生,把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蕴含着人们的智慧,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骆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