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慧
 
  读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心中更多的是释然和微酸的甜。不似《活着》那般沉重压抑,《许三观卖血记》中多了些许希望,多了些许带泪的笑。
 
  马尔提亚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我来到那个时代。
 
  其实,书的背景并不光明,反而充满苦难和艰辛。尤其在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时,和根龙、阿方一起喝凉水为了让血浓度淡些,看似有些傻气,却让人读来倍感心酸。之后的时间,余华写得流畅而飞快。然而转折很快出现。一乐和许三观的亲缘关系受到挑战。再后来,饥荒、“文革”、一乐重病,倒霉事一件接着一件。作者依旧运用平静语气叙述,可平静得有些凄凉,到最后,阿方的悲剧、根龙的去世和结尾许三观的大哭,都为故事蒙上了灰色调。处处无波澜,但又处处显苦痛。余华以冷静真实的笔调描绘了穷苦人的生活,土味中略有调侃,恰好与苦痛的现实构成了微妙的呼应。不过,幸好,主人公许三观未全是这个时代的祭奠品。
 
  许三观,他傻气,他冲动,他不是个完人。但是,在时代的威压下,他依旧保有中国大众拥有的那份朴实认真。知晓一乐也许不是他的孩子,他有过暴怒,有过抛弃一乐的想法,但在一乐被何小勇残忍拒绝后,他再次为一乐撑起了爱的港湾。为了一乐能痊愈,许三观不顾生命去卖血,如此光芒足以体现暗中之希望。在最苦的日子里,许三观们并未抛妻弃子,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自己的家。
 
  卖血,是个有些悲哀的话题??鬃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书中也写过,卖血不算是好事。要有多无奈,才能让自己的血流向冰冷的管道?然而,为了活着,不得不走上这条路。而这也恰恰体现了人性的光芒。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社会暗无天日,让许三观们走投无路,却又衬出了他们身上的希望。喝凉水、吃炒猪肝、喝黄酒,对了,黄酒要温一温,不过小事却为卖血这个冰冷的话题增添了温暖,正如在许三观身上可见希望。
 
  如今,我们的时代已好了不知多少倍,但许三观身上的傻气和对生活的盼头仍值得我们学习。面对社会信任?;?,面对与人的交往,我们要有些傻气,以真情为钥;面对磨难,我们要有希望,怎么会过不去呢?如此,中兴跳楼事件等悲剧又怎会一次次重演?
 
  血中生发的希望,有些惨烈,但又更显珍贵。感谢余华,为我带来这种体悟。未来或许遥远,但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骆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