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芳
在大唐街道杨家楼村,一流的文化礼堂,一流的室内篮球馆,一流的杨氏宗祠,一流的乡村图书馆,还有雅致的杨家楼综合楼,这一切在现代社会崭露头角,还有古色古香的天佑寺、天元塔、南屏山以及状元街、朝南街、衙里井、中央墙弄、仰山房等古建筑、古地名,她特殊的内部构造,特别的景点,吸引了不少文人前来参观、游览。
从天元塔入手,我们可以慢慢走进古韵深厚的杨家楼村。
天元塔位于杨家楼的东面,据说此地三面环山,东边却开阔,于是在此地建一宝塔,有风水、财运汇拢之意。天元塔气势雄伟,轮廓明快清晰,远望玲珑、纤巧,近视巍巍、庄严,华盖般的塔尖直冲云霄,在蓝天白云绿荫衬托下,清新夺目。它高40.1米,黑白相间,外壁白净,青砖实砌,七层六面开窗,建筑结构独特,为壁内折式砖塔,菱角牙子、叠涩出檐,角系铜铃。塔内共有砖砌楼梯132级,且每层之间饰彩绘佛像,四面眺望,青山绿岙。临空遥望依稀可见龙门山脉和五泄奇峰;清风徐来,塔尖有摇摇欲坠之感,深吸一口气,顿觉心旷神怡。过去几十年,塔顶曾长出一棵55厘米粗的桑树,蓬松如盖,绿荫当伞,据说可以收一担桑叶,但不知乡民是使用何种方法获取的。虽然此桑树一枝独秀,但是也给塔带来了安全隐患。
天元塔的建造者为杨肇泰,他字六符,生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荣登进士。起初,朝廷委任他担任静海(今属天津市)、瓯宁(今福建省建瓯县)的知县,具有良好的政绩和声誉。天启年间,朝廷任命杨肇泰担任武昌知府。数年后,他的父亲去世,他回诸暨奔丧。崇祯年间,杨肇泰守孝三载之后,担任安庆知府。任职期间,他知人善任,许多能人如史可法、金声,皆出其门。当时,李自成起义军连续攻陷中原各州郡,杨肇泰组织军队迎战,起义军屡攻不克,李自成认为杨肇泰具有才干,嘱咐部下切不可以强攻,因此,安庆府得以保全。
说起天元塔起意建造时,曾经有一则“除恶建塔”的真实故事。杨肇泰在安徽省安庆担任知府时,从前任留下的案卷中得悉,当地白塔寺和尚在寺中暗设机关,经常将拜佛敬香中的美貌女子关入密室,以供奸淫作乐。于是,杨肇泰凭借自己艺高胆大,微服查访白塔寺,谁料触动寺中木柱上的暗道机关,被和尚发觉,众恶僧知恶行不久将公布于众,气急败坏合力将他关进密室,并准备在半夜时刻将他烧死。杨肇泰身陷密室,心急如焚,却又无法脱身,忽见室内有一尊韦陀菩萨,于是向韦陀菩萨许下心愿。若能逃过劫难,日后定在故乡建造七级浮屠塔,以报菩萨救命之恩。是夜,雷雨交加,一个炸雷将屋顶击破。杨肇泰乘机爬上韦陀菩萨头顶,从露出的天窗爬出,又顺着旁边的大桂花树枝爬下,刚好桂花树虬枝缠绕,蓬松如盖,越出了白塔寺围墙外,杨肇泰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逃回衙门,而后他调动人马铲除了白塔寺恶和尚,为当地百姓除了一害,释放了那些被关押的女子,成为安庆县家喻户晓的大事,杨知府也成了安庆的大英雄。
杨肇泰为了报答安庆白塔寺韦陀菩萨的救命之恩,重修了白塔寺,而且他在家乡杨家楼建造了七级浮屠的“天元塔”,供奉了诸尊佛像,成为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并且,它还是诸暨市目前仅剩的四座古塔之一,1981年5月,天元塔由诸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さノ?。
其后,杨肇泰升任刑部、户部的主事。在朝廷里,他憎恨宦官魏忠贤专权,以家中双亲年老为由,辞官返回诸暨,暂居在县城西隅的浣江郦氏福特堂岳父家(位于长弄堂中段)。杨肇泰在诸暨长弄堂居住过的岳父家故居,原先是南宋后期浣江郦景辅建造的。坐西朝东,由照壁、正厅、座楼及南北厢屋组成。五开间,正厅通面宽19.70米,通进深11.10米地面用32×32方砖斜铺,属于县级重点文物?;さノ?。东北侧还有一口井,用作防火之用。杨肇泰居住后,这座住宅改称为“杨衙台门”,他去世后,杨氏族人继续住在这里,每当夜晚,门前灯笼的“杨”字就会自动变成“郦”字,杨家人深知这座古宅本来就不是他们的,仍然归还给郦氏,由景七派秉彝房福特堂居住。
顺治年间,杨肇泰还积谷备荒,一方面赈穷济贫,造福乡民。他的善名、英名,正如他的天元塔一样,在诸暨留下了丰碑,值得后人敬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