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光
 
  在诸暨民间,灰汤粽也叫碱水粽,它既有食用功能,又有药用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需要澄清的是,灰汤粽不是皇家御厨发明的,它出自农家童养媳之手。
 
  村子里,住着菊花婶和她的邻居们。菊花婶的丈夫早没了,儿子腿有残疾,十岁时,领来了大三岁的兰娟。
 
  菊花婶思想老旧,叫兰娟干活,却不让兰娟吃饱,连冷饭也要锁在柜子里。这年秋后,田稻收进,菊花婶想吃甜酒浆。兰娟舂米,趁没人看见,量起了一升糯米,倒进小布袋,塞进冷屋间的稻草堆里。她要等候时机,裹几个粽子,煮熟后藏在稻草堆,饿了就偷偷咬上几口。
 
  等啊等,机会来了。菊花婶的娘家在五里路外,老爹咳嗽气喘,她与儿子要去看看,下午回来。婆婆他们一出村口,兰娟就挖出小布袋,糯米倒进钵头浸上水。邻居五嫂家有粽叶,等下去拿几张来。五嫂也是童养媳出身,如今当了家,兰娟也把她当成亲姐姐。
 
  煮粽子要柴火,兰娟坐在灶间挽着草结。就在这时,外面响起了五嫂的声音:“菊花婶,你怎么回来了?”菊花婶回答:“老爹要的白菜籽放在灶梁头,忘记带上了?!辈肪桶谠谠钔飞希趺窗??情急之中,兰娟把米钵放在灰床里,火铣扒出灶肚里的稻草灰,覆盖在上面。婆婆进了门,东张西望好一阵,拿着白菜籽出去了。
 
  兰娟挖起钵头一看,米泔水变成了灰汁水,灰与米混在了一起。米不能丢,灰不能吃,只好加水浸泡一遍遍地淘,浸啊淘啊,米变成了淡黄色。
 
  粽子煮熟后,兰娟给了五嫂一个。五嫂手巧,会包红枣粽、豆沙粽、莲子粽等。兰娟的粽子黄澄澄,透明晶亮,闻起来有草香、叶香和糯米香,吃起来细腻清口,甘甜滋润,耐嚼有弹性。五嫂从来没见过,一问,才知是忙中出乱,稻草灰水浸了米。后来,经五嫂试做、推广,粽子家族中多了一个新品种——灰汤粽。
 
  稻草灰水呈碱性,现代医学证明,饮用弱碱水能抑制细菌,排出毒素,促进食欲,改善睡眠,增强人体免疫力?;姨吏毡蝗嗣撬邮?,成了诸暨民间的特色小吃,在马剑镇一带,将它与黑米糕、豆腐包、长寿面等一起,列入套餐的“八大碗”,招待八方来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