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镇桔槔井灌工程,是全世界目前仅有的、成规模的、仍在使用的桔槔提水井灌工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技价值及现实社会经济生态效益。2015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黄檀溪两岸的赵家、泉畈、花明泉等村地处会稽山走马冈主峰下的冲积小盆地,因盆地以砂壤土为主,素有“水至此多伏流,随地掘洼,即得泉源”之说。因此,凿井汲水成为当地农民灌溉的主要方法。清康熙年间在黄檀溪建永康堰拦水,以增加盆地地下水入渗补给?!吨铘呃继ㄕ允献谄住分屑窃兀骸疤旌邓?,家家汲井以溉稻田。旱久则井亦枯,必俟堰水周流,井方有水。以地皆沙土,上下相通,理势固然?!?/div>
赵家桔槔井灌工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时期,1993年《诸暨县志》载,至1987年底时,赵家镇黄檀溪两岸有井3633眼,灌溉面积6600亩。赵家镇泉畈村上畈400余亩农田中,目前仍有118眼古井保存完好,仍以桔槔提水的方式灌溉农田。其中泉畈何永根家水井口径1.7米,底径2.2米,井深4.4米,以桔槔拗桶提水,有暗渠灌溉周边10亩农田。数百年来,赵家镇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何赵泉畈人,硬头别项颈,丘田一口井,日日三百桶,夜夜归原洞”。
■融媒体记者 徐晨晨 通讯员 张愉翊
责任编辑:骆 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