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开启知识之门;几支粉笔,点亮智慧之灯;一位师者,在追求初心的路上乘风破浪;一本小书,是他25年教育路的精彩缩影。初识徐俊老师,惊讶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专注,身兼数职却永远不会累,他有一个校园梦,执教多年,依然是一位浪漫主义斗士。
《我和我的校园》带我们走进了真实的徐老师。不再是冰冷扁平的封面人物,书中的他饱满立体,字里行间满是他走心的教育心得。通过这本书,读者也许能知晓为何徐老师能把事业做成了兴趣,做成了信仰;又为何在千万教师中,他能游刃有余冲在最前。
从老师,再到校长,徐老师一直是特别的。他从不端着,随和幽默,总是和教师、学生们打成一片,有着超前的教育理念。我想这是来自徐老师美好童年的印记。第一章《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徐老师将自己充实快乐的小学生活娓娓道来:野炊、拔草、大扫除......太有趣了!每一项活动都描述得生动有趣,仿佛还是昨天的场景,令我们年轻教师心驰神往。徐老师的校园梦,诞生在那所看似破败的农村小学里。那个六年,让徐老师爱上了教育,指引他在长大后依然保留珍贵的初心,并将这份童年所得到的温柔回馈给现在的学生。
“我就是特别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一起‘玩’语文?!狈隽朔龊诳蜓劬?,挠挠标志性的光头,徐老师的眼神里透出笑意。他有时候不像个校长,倒像是个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大孩子”。看了书才知道,原来徐老师的“孩子气”一直都在。第二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我们看到了年轻时的他,稚气未脱,青春洋溢。在学生眼里,他是带着一帮孩子一起玩读书、玩写作、玩书法、玩演讲、玩诗歌,连大扫除都能指挥得像在打水仗的大孩子;在学生眼里,他是一言不合就动用“特权”帮他们争取篮球比赛、文艺表演,还可以“罢课”带他们淋雨体验的硬核校长。都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啊,徐老师的爱浸润着他的学生,他的学生渐渐长大,也成为了教师,将这份爱传递了下去。
后来,徐老师有了许多的身份和头衔,但是他依然忘不了最初在小县城那所小学工作时的热血岁月。第三章《那些年,那些事》中,徐老师记录了“梦之队”的故事。那是一群有梦想的青年,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爱好在青春岁月里放肆地追逐、成长,当然努力的汗水换来了回报,梦之队收获了令人惊叹的成果,成为了“传说”。若干年后,青年成为校长,将这份纯粹的态度带去了自己的学校,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开创着新的篇章。第四章、第五章中,徐老师为我们展现了那届富有意义的104班,那个孩子们的“梦中情?!被ㄔ靶⊙В侨绾卧谒慕逃砟钕鲁ご笤猜?。让孩子成为班级、校园的主人,让孩子爱上校园,让孩子以校园为傲,徐老师做到了。
何其幸运,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有像徐老师这样的许多教师始终有着平静的心和纯真的态度,自始至终都为了那份最初的教育理想,在努力着,奋斗着。也很感谢徐老师,感谢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最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