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光
 
  点心,词典上的解释是:指吃小量的食品以解饥;指糕点之类的食品。在我们诸暨,点心的内涵不止这两种。
 
  话说当年,越弱吴强,越王勾践被迫去了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隶,三年期满,回到都城勾嵊山。为了报仇雪耻,他自己卧薪尝胆,越国军民同心同德,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积聚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去攻打吴国了。
 
  勾践爱民如子,这些年来,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浓厚情谊,现在要离开了,便带着随从出了山,去告个别。没想到的是,不管是上午、下午还是晚饭后的夜里,每到一个村子,村民们就捧出烧好的鸡蛋、汤团、柴子羹,或者是蒸熟的麦糕、米饼等,说道:“一点点心意,请大王尝一尝。”面对盛情,勾践只好每碗都吃上一点。
 
  尤其是中午,村里的十八户人家,都想勾践到自己家喝酒吃饭,你拉我也拉。最后,每家捧出一碗菜来,摆在圆桌上,勾践喝一口酒夹一筷菜,夹一筷菜吃一口饭,一碗都不落下,接纳“点点心意”。这顿饭,影响不小,成了诸暨美食“勾嵊十八碗”的由来。
 
  点点心意,客人虽点到为止,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情义。不仅仅是勾践,范蠡、文种等去村里办事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勾践想的是,除了早、晚餐,其他时候的碗中食、碗中菜,应当定一个名堂,以便区别?!暗愕阈囊狻笔且痪淇吞?,可以做文章,君臣一商量,就把中饭叫“大点心”,也叫“点心”,两餐之间的叫“小点心”,夜间的叫“夜点心”。
 
  从此,诸暨民间多出了几个名词。田地上干活,太阳到头顶了,有人喊道:“各位,吃‘点心饭’去了!”家里来客,或者请来了工匠师傅,“小点心”招待是家庭主妇的一个职责。晚上,亲属议事、同行聊天、好友玩牌,“夜点心”也是不能少的。诸暨东部的一些村子,直到现在,哪怕是农闲大雪天,人们依然是一天五餐,三正餐二小点心。想来,这习俗与越王勾践有关。
 
  诸暨的“点心”,是百姓好客的体现,不愧是礼仪之乡。也是富有的体现,“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