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天佑
 
  某天翻看旧照片,孙女指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问我在哪里。哦,是我们初中三乙班的老照片。我说左边像儿童的就是爷爷。“那右边高大的青年是你们老师吗?”我说是老同学“樵大哥”。为什么叫“樵大哥”?我告诉她:“樵大哥不但年长我们几岁,更因为他从小到大到老,待人处事都有大哥风范!”
 
  初一年级的仕樵就长得高高大大,头发后撂稍显蓬松,暗想他是否与杨作灿老师是亲戚,长得那么相像。杨老师上课头向着天,口音很重,如狮毛上卷的头发随说话一颤一颤的,仕樵的头发也有几分相似。每当班里有集体活动,他总会主动协助老师,上山采茶,下田割稻,忙前忙后。他不是班干部,也不是老师的亲戚,但从小就喜欢帮助人。后来潘仲箎老师当班主任,他又为老师和同学做了数不清的事。就像毕业时拍集体照,仕樵忙碌得比老师还卖力。也是多亏了他,草塔中学的校史和班里同学都能完美地保存下来这张珍贵的照片。他对老师的尊重和关心,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杨老师和潘老师患病期间,仕樵多次代表同学去看望他们。潘老师临走前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病痛的折磨和心情的悲苦使他不堪承受,仕樵和其他同学的关心是他晚年的最大暖意。
 
  几十年后两次同学聚会,仕樵也出力最多。策划,聚餐,拍摄,领导和老师讲话,车辆和住宿安排,繁杂的事情处理得妥妥帖帖。
 
  仕樵在乡间行医,医疗条件很差,但是他细心认真,老小毋欺,口碑很不错。如果力不能及的,他也会很快联系和介绍,绝不耽误病情。中央份村的赵品堂老先生,二十多年前就是他介绍到我这里。他说:“我在诸暨多家医院看过,查血做CT,铜钿甩了好几千,到你处一下查出来,真的感谢你?!蔽宜挡槐亓耍恍皇碎园?!人民医院的毛院长,杨守和、顾国清主任都是他的好朋友,他真心尊重这些老师和专家。而生活在仕樵周边的村民和亲友,是受惠最多的。
 
  仕樵的业余爱好是摄影,初中时期就有相机。几十年来从摄影到摄像,留下的何止千万个瞬间,留下了无数美好的记忆。哪个乡村有文化活动,他就会出现在哪里,组织策划、摄影录像、收集整理,俨然成为乡村文化人。我在报刊上经??梢钥吹剿淖髌?,也看到了地方电视台播出仕樵老人的节目。我知道他还是五泄书画社、摄影协会的会员。他不声不响地做着对社会有益同时自己也喜欢的事情,生活也是有滋有味。
 
  樵大哥对我和义良这两个小弟更是关爱,我们有了点成绩或者发表了文章,他第一时间电话祝贺;知道我忙,打电话从不拖泥带水怕影响我工作;到城里来差不多每次都要带草塔羊肉,我推脱不了只好说吃药忌口;去年我悄悄做了手术,他知道后立即来家慰问。他的关爱和鼓励,更多是精神上文化上的,比如他们社团的新作品会及时送给我,供我忙余怡倦眼。他还特地请百岁老人书写“杏林世家”匾额送赠,鼓励我全家。
 
  前年仕樵突然病倒,我知道后着实吃惊,急忙联系义良连夜去看他?;购茫屏嫉娜说貌∫彩苌喜跃旃?,脑溢血大多留有后遗症,而他却发生在非功能区,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
 
  仕樵是一座桥,少年时是同学和老师联系的桥梁;成年后是老同学之间联系的桥梁;作为医生是病人和医院之间的桥梁;作为摄影爱好者又是群众和艺术之间的桥梁……在现实社会中,不谋私利,不慕虚名,不媚权贵,不妄迷信,能够坦坦荡荡地活着,是多么不容易!而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能让人叫一声“大哥”,又是多么地荣耀。
 
  樵大哥,你就是我们的“带头大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