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建松,1970年3月出生,同山镇边村人。现为草塔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少年作家导师团导师、首届绍兴市名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作协理事、第九届绍兴市人大代表,曾在《诗刊》《中华文学选刊》等发表诗文100多篇(首)。著有《海子传:幻象与真理》《语文小灯》《高考作文突破与优化》等作品。所撰写的社情民意获全国政协和农工党中央录用。

■融媒体记者 陈军 通讯员 刘畅

他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在诸暨、绍兴乃至全省范围内,都称得上是一位优秀老师;他还是一位热爱家乡的诗人,为诸暨写过一百多首诗歌,汇编为《我握住的这段时空》出版;他还为诸暨的“王者之山”句乘山写过一本散文集《句乘往事》。在同事眼里,他是教师中的才子;在学生眼里,他是经纶满腹的师长。最近,这位才子老师受诸暨市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委托完成《马剑两贤》一书,今年6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他的第11本著作。他就是草塔中学的边建松老师,一位广受赞誉的教师大咖。

打通文学与教学“新通道”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海子的诗歌让边建松痴迷,他耗时20年采访海子亲友,解读海子生平,终于在2010年出版了《海子诗传》,后多次获重印和再版。

熟悉边建松的同事认为,边建松是拥有“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教学,另一个便是文学。青年时期的边建松爱好诗歌,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个雪夜,他通宵未眠,读完一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孙少平的故事好像进入了他的生命:“渺小的人,在时代中踏实、坚毅地活着吧!”阅读催生思考,从而为人生指明方向。边建松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布满香樟树和银杏树的草塔中学,“我完成了文学青年向语文教师的转变?!?/p>

刚分配到草塔中学时,边建松面临着语文与文学融合的巨大挑战,在初期的教学中,他甚至对文学创作产生了质疑,在焦虑中渴望找到突破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将阅读重心转向语文教学专业,试图从中寻找答案。边建松深入研读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他说,“这两册书我读了不止五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启发,领略到他们这一代教育家们的教育理念:从基础层面改良人生,使人能时时觉悟,处处‘受用’——他们是从‘人生启蒙’‘塑造生命’的高度来理解教育的?!?/p>

他开始领悟到教材编排、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等教学环节方面轻重处理的方法,于是尝试灵活处理教材、创新使用教材,总结出繁文简讲、中间开花、论据先行等阅读教学方法;同时他还把报刊中时新文章印给学生,扩大学生的视野,这个传统一直从油墨印刷延续到电脑打印?!罢庋黾日展肆搜难靶巳?,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语文成绩也不错?!北呓ㄋ伤?,专注、用心,就容易出成绩。从教33年来,他先后获得了一、二两届绍兴市名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最美教师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培养新教师的“热心人”

“语文不是玄学,而是科学。”抱着这样的理念,2014年起,边建松兼任了诸暨市名师工作室和遂昌县名师工作室导师,每年指导两地10多名研修教师。为更好引领他们快速成长,边建松一方面自己研读认知领域、思维科学、语文教学等方面的书籍,同时带领大家研读教学理论书籍,以期通过专业研读提高理论水平,从而开展基础教科研工作。他撰写的《语文教师应多读文论书籍》一文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后,被多家报刊转载。从2018年到2020年,边建松和研修员一起完成“高中议论文写作教程”“读课文、学说理”“议论文写作障碍突破”三门关于写作的微课程,都获得浙江省教育厅的推荐。

“现在写作已经转向思辨”,但在重视写作素材的那几年,他带领研修员主编的《微素材革命》一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起到积极的社会作用。随着新课标推行、新教材落地,边建松认为,“要抓住教材的变化来研究课堂,比如强化群文组课的阅读教学?!?/p>

在他的带领下,年轻教师们在教育理论研究学术论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位研修员教学第二年论文就获得了诸暨市一等奖;一位研修员的论文《依托“非构思写作”突破写作困境》发表在杂志头条;一位遂昌学员还获得了“丽水绿谷教师”的称号;有两位研修员走上了副校级领导岗位。

边建松还多次应邀担任各级教师培训主讲,范围除了语文专业之外,还涉及教师成长、课题指导、新课程培训等方面。不仅本地,他还去过金华、义乌、丽水、衢州、湖州,甚至还参与过四川广元、安徽蚌埠等地教师培训。这方面事迹,还曾被《诸暨日报》《今日嵊州》等报道过。

面对本校教师递交的论文、课题,边建松总能在话题、标题、摘要、版设等方面真诚地提出建议,力求规范新颖,避免不必要的瑕疵。他多次在研修群里说:“教师要勇于突破教学舒适区?!毕M嗄杲淌ψ叩酶?、更远。

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语文人”

作为老师,边建松深获同学喜爱。在生活中,他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奔赴,为紧张的高中生活增添美好回忆。2021年5月30日,边建松正在备课,一位学生推门进来送他一盒饼干,还手写了一张便签:“提前祝我们边爷六一儿童节快乐!越来越年轻,每天都开心!”而趁六一节之机,边建松也给所教的高三学生买糖果,以缓解高考紧张情绪,“人生路上,我们制造甜美?!?/p>

在教学上,边建松更是建树颇丰。2012年考前一周的作文课,边建松自拟的作文题和当年浙江高考作文命题材料几乎一致,被当届学生誉为“神人语文教师”;边建松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辟第二课堂,自2011年在语文组支持下成立逸园文学社,“为校园文化增添正能量”,十余年间发表150多篇社员文章,相关事迹多次被《中国教育报》《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近8年,边建松每年应邀担任浙江省“青少年文学之星”终评委和浙江省大学生文学征文比赛终评委。

作为农工党诸暨市委委员、第九届绍兴市人大代表,边建松积极参政议政,他所撰写的文章曾获农工党中央理论政策征文全国奖(绍兴唯一);他在绍兴人代会期间递交的建议均被有关单位采纳;他多次参与诸暨市作协和社科联的工作,是市政府主持的20本系列“诸暨乡土文化读本”的编辑和顾问;他撰写的社情民意被全国政协和农工党中央录用。2008年起,边建松连续16年参加绍兴高考语文模拟卷命题,他在试卷里大量采用戴良、王阳明、鲁迅、斯继东、雷默等古今绍兴人的文章作为命题材料,以此引导学生关注和热爱绍兴文化。去年11月4日,清华大学戴德慈教授读完边建松著作《戴思恭传》后,还带泰州戴氏后裔前来寻根问祖,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无论是教学,还是文学,还是参政议政,边建松都抱着勤奋、诚恳、务实、担当的心去努力。有人赞扬他说:这是跨界拥抱生活呀!边建松微笑回应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语文教师,一名努力修行的“语文人”。

 
责任编辑:黄 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