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的多起网络实名举报成为热点,清华毕业生举报商务局长在政府采购中围标串标、网友举报某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时间内提前就餐、退休教师举报县委书记性侵女下属……引得众多网民刷屏围观。作为党员干部,许多也是围观的吃瓜观众,不少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但在吃瓜看热闹的同时,更多的还需低头扫灰尘。
低头扫灰尘,首先要触灵魂?!按蛏ɑ页尽笔且桓鲂蜗蟮谋扔?。“低头”则是指眼睛向内,审视自我。上述网络实名举报,发生地点、人物职业、举报内容与我们不很相关,但其深处的作风问题、廉政规范、法治建设则与我们密切相关,每位党员干部当引以为鉴。对这些实名举报,党员干部不能以看热闹之心对待,而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用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党章党规党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从思想深处自觉思考、警醒教育。
低头扫灰尘,其次要摆进去。下足“自问”功夫。对上述实名举报,每位党员干部要自问:举报的问题自己身上有没有存在,类似“擦边球”行为自己有没有存在,错误思想、安全隐患自己有没有存在……党员干部要想始终保持政治清醒、站稳政治立场,就必须日三省、每事问,使自问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把常扫灰尘作为必修课程、终身课题。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推动党不断自我发展的一剂“良药”。面对自问发现的问题,党员干部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着手自我整改,利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达到刮骨疗毒的目的。如果党员干部把自己当“看客”、视实名举报为“谈资”,结果往往会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悲剧重复上演。如果党员干部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就会导致理想信念动摇、法治理念淡漠、规矩意识丧失,继而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不足,跌入违纪违法的深渊。
低头扫灰尘,再次要久久为功。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打扫卫生就怕偷工减料、自欺欺人;打扫政治灰尘同样怕敷衍塞责,走走过场。否则身上的问题还是会反弹回潮、变通变异。打扫灰尘,不能矫揉造作玩猫腻,更不能“是非面前不开口,见了矛盾绕道走”,要动真碰硬、实事求是,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落实,确保边边角角都扫到、背面底下都摸到,做到打扫一次就管用一次。这次实名举报涉及作风建设等方面,作风问题很容易反弹,靠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集中整改是不够的,必须把打扫政治灰尘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扫灰尘绝不是“一阵风”,吹过就散,更不是“一把火”,烧完即止,而是持久性、经常性的自我教育。党员干部应当主动打扫政治灰尘,久久为功,做到认真踏实在经常,廉洁自律在平常,规范守纪在日常。